天津卫生对口支援我州:打造技术过硬医疗队伍
天津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我州以来,以帮助培养卫生人才为重点,围绕管理、技术、人才、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对我州开展帮扶,提升受援地区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从去年8月份开始,天津市十几家三甲医院陆续派出20多名医疗专家入驻州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两到三年的对口帮扶工作,他们克服高原反应和语言交流困难,积极融入州人民医院医护群体中,传帮带教当地医护人员,过硬的技术,良好的口碑,使得前来州人民医院救治的人数迅速增加。
合作市市民杨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听说天津市医疗专家在州人民医院坐诊、“传帮带教”医护人员,她选择了在州人民医院进行手术。
梁茜是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也是天津市“组团式”援甘医疗队队员,她通过查房,授课等方式,手把手的对本地医生进行业务指导,给本地医生带来新的知识、新的理念。
天津市“组团式”援甘医疗队队员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梁茜: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管理上,对我们妇产科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然后培养他们的中坚力量吧,使得这个(州人民医院)妇产科呢,能够在病员方面,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再有一个也是,我想通过我们这个“组团式”的这样一个援助活动,能够使州人民医院能够尽早的进到三级医院这样一个行列。
74岁的老人李子龙这两天换季得了重感冒,来到州人民医院就诊,天津市来的专家会同州医院内科医生来到李子龙的病房查体,听诊,详细了解病人症状,对症下药。
天津市“组团式”援甘医疗队天津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唐琼:这个病人是这样,目前哮喘控制的挺好,但是现在肺里的痰还有,吐不出来,现在还是要帮助他排痰,可以给他排痰机,另外可以雾化导痰,都可以。
开展对口帮扶后,甘南州人民医院内科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很快,医院的门诊量、手术量和床位使用率也明显上升,通过“传帮带教”,培养了医疗技术人员队伍,满足了我州农牧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甘南州人民医院内科主任来炎华:专家们通过查房,专业知识讲座,手把手的对本地医生,进行了业务上的指导,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同时他们针对我们科室的实际,提出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
同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万名医生下基层”帮扶基层医院的计划,天津援甘支援专家和甘肃省肿瘤医院结合开展的“组团式”健康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专家团队和管理经验,为全州的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从2018年开始,天津市共有18家医院、84人次帮扶我州11家医院,每批医务人员在甘南工作时间为半年,合作共为期三年。通过帮扶,提高了我州各级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并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培养出了一批医疗技术人员队伍。
甘南台:李生荣 王碧颖 王纯宇
黄泽元调研卓尼、临潭县应急管理等工作
8月16日至17日,省应急管理厅厅长黄泽元一行到卓尼临潭两县调研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汛减灾等工作。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卓尼县委书记杨武陪同。
黄泽元一行先后来到卓尼县柳林镇、气象局,临潭县羊永镇孙家磨村、城关镇消防大队等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对两县乡镇应急管理所成立、安全生产、防汛减灾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黄泽元要求,临潭卓尼两县要进一步做好监测预警预防、隐患排查整治、科学精准调度和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确保防汛减灾万无一失。
卓尼台:李彦蓓 临潭台:王兰香
巨型洮砚“中华腾龙”亮相我州
近日,由甘肃省洮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卓尼县洮河绿石砚有限公司历时5年精心设计打造制作的绝技佳品—“中华腾龙砚”亮相我州。
“中华腾龙砚”围绕巍然耸立的山岭和逶迤起伏的长城巨龙为主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月同辉的版图和56个民族团结奋进为题材,总长16.40米,宽3.16米,高1.64米,重87吨,整个砚台雕有56条巨龙昂首翘望,代表着我国56个民族相互交融亲一家的和谐生动场面,是我州民间民俗文化洮砚制作技艺的艺术瑰宝。
甘南台:陈宁
百姓随手拍丨初秋尕海美如画
编辑:彭措昂杰
审核:尕藏扎西
甘南新闻(汉语)
甘南新闻(藏语)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