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俄合拉旅游标杆村项目建设历程,我们完成的不仅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项目,同时也打造了辖区旅游产业核心,更是佐盖曼玛镇上下凝心聚力谋发展之路的一次大考验的答卷。”佐盖曼玛镇党委书记当子加说。
据了解,2019年9月28日,俄合拉被确定为全州“一十百千万”工程并开始设计;2020年3月6日完成设计并开始前期拆迁;2020年4月2日动工建设,2020年10月20日第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从完成设计开始拆迁到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的229天里,拆除各类乱搭乱建3700平方米,新建各类建筑物面积8000平方米,铺设地下官网4000米,新增绿地面积5000平方米。这些成果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离不开广大干群和施工方矢志不渝、勠力同心,他们以自身实践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书写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画卷。
“昔日的俄合拉村是一个以畜牧业、种植业为主的传统藏族村落,农牧民群众过着半农半牧的日子,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经济条件薄弱,群众生活水平低。”美武村党支部书记更尕当智说。
2019年在全州“一十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俄合拉被确定为旅游标杆村进行规划建设,佐盖曼玛镇党委、政府将俄合拉村旅游标杆村建设作为带动全镇产业发展的头号工程来抓,秉承生态保护,业态丰富,装饰自然的建设理念,精心组织,成立工作组驻村蹲点开展工作,广泛宣传项目建设带来的群众受益,以及实施旅游标杆村项目的整体辐射带动效应,认真沟通协调群众,化解分歧。同时多次组织带领群众、施工方赴周边开展观摩学习先进,博取百家之长,也让群众真正认识到项目实施对改善环境、拉动经济发展重要性,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形成凝心聚力、鼓足干劲推进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
“俄合拉村建设的229天里,我们以‘包户抓项目’的工作模式,按照‘台账式管理’,采取‘编号制’分解办理,‘挂号制’落实责任,‘销号制’解决问题做法,及时组织人员限时处理办结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坚持自加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强化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对接联系,争分夺秒抓项目、只争朝夕促发展,俄合拉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让辖区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佐盖曼玛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忠科说。
项目建设伊始,佐盖曼玛镇迅速从全镇抽调精兵强将加入服务项目建设工作中,将30余个项目实施户和重点项目分解到每一位科级领导和干部手中,层层传导压力,全面推动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积极引导、发动、鼓励、组织党员、群众广泛参与项目建设,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周边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宣传引导、矛盾协调沟通等志愿者服务活动30余次,发动志愿者500余人次,进一步了提升农牧民群众思想觉悟和文明素养。同时鼓励有技术的空闲劳动力加入项目建设,在进一步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有力加强了施工力量,凝聚起各方共建共治意识,让辖区群众共建共享地方发展红利;截止2020年10月20日,第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并已经与第三方达成合作意向进入试运营阶段。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在标杆村建设过程中,也逐步从“输血”扶贫向“造血型”扶贫转变,提高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脱贫“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致富能手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领头羊”作用,建成运行旅游、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实现了党员致富带头人队伍和合作社规模的“双扩大”。为切实规范旅游标杆村高质量运营,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建立了《村党支部与旅游标杆村文化运营公司联席会议制度》《俄合拉旅游标杆村“1345”党建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党支部+党员+经营主体”三级联动体系。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这句诗描写了现在的佐盖曼玛镇俄合拉旅游标杆村的现实场景,这里风光迤逦、草原广袤。走进俄合拉村,一幢幢藏式建筑错落有致,一条条硬化路四通八达,一盏盏路灯整齐排列,一个个牧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人在草上游、路自景中过、车在画中行”的美丽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佐盖曼玛镇供稿)